惊愕的近义词
- 惊悸 (惊悸,惊悸)惊慌而致心悸;十分担心害怕。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仰惟爵高宠厚,俯思自效,忧深责重,惊悸累息,如临于谷。” ▶《新唐书•李祐传》:“臣狂失心,惝怳惊悸。” ▶明·伍余福《苹野纂闻•终南勇士》:“猿啼虎啸,令人惊悸。”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多情的女孩子,被她朋友的痛苦吓住了,她显得比道静更加惊悸不安。
- 惊惶 (惊惶,惊惶)亦作“惊皇”。 震惊惶恐;惊慌。 ▶《吕氏春秋•明理》:“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承命惊惶,魂爽飞越。” ▶《宣和遗事》后集:“帝终日下拜,又饮食不进,惊皇不安。” ▶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从头诉兵火,眼见尤悲怆。大军从北来,百姓闻
- 惶恐 1.恐惧,惊慌。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北史•长孙俭传》:“客人惶恐不敢仰视。” ▶沙汀《凶手》:“当那青年走近他时,一种惶恐的颤栗,便又立刻通过他全身了。” 2.惭愧、难为情。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摺
- 吃惊 (吃惊,吃惊)亦作“喫惊”。 1.惊骇;惊惶。 ▶《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道:‘高邻休怪,不必喫惊。’”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见说,心下喫惊,半晌作声不得。” 2.指惊讶。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八:“‘你的父亲不是很讨厌外省人吗?’我吃惊地问。”
- 惊慌 (惊慌,惊慌)亦作“惊荒”。 害怕慌张。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知远听得道,好惊荒,别了三翁,急出祠堂。”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摺:“玄德公自离开新野赴襄阳,被刘琮所谋,索是惊慌来也。” ▶茅盾《残冬》四:“赵阿大料不到真命天子的故事会引出这样严重的结果,心里着实惊慌。”
- 惊诧 (惊诧,惊诧)亦作“惊咤”。 惊讶诧异。 ▶宋·叶适《与吕丈书》:“大抵以乍出坑谷,忽见天地日月,不觉欣跃惊诧,过于高快。”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遽投之(百宝箱)江中。 ▶李甲与孙富及两船之人,无不惊诧。”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焦大郎﹞大惊咤道:‘奇怪,奇怪,有这等事!’”清·汪懋麟《在昔一首赠前廷尉
- 惊讶 (惊讶,惊讶)惊异;惊奇。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纔生三日,进与大王;纔见之,非常惊讶。世间丑陋,生于贫下。”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石中获小龟》:“其截处,中心空虚,有物在其内,微动。 ▶崔与李惊讶之。”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那亲眷们看见,无不惊讶,叹道:‘怎么就出得这许多金子?’”杨朔《潼关之夜》:“‘怎么
惊愕意思:(惊愕,惊愕)
亦作“惊鄂”。
吃惊而发愣;非常震惊。
▶《战国策•燕策三》:“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惊愕。”
▶《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颜师古注:“凡言鄂者,皆谓阻碍不依顺也,后字作愕,其义亦同。”
▶唐·韦元甫《木兰歌》:“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