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的近义词
- 书札 (参见书札,书札)
- 书翰 (书翰,书翰)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闲暇,我酌子萦絃。”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 ▶王利器集解:“《类说》……‘勿勿’俱误作‘匆匆’。”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董小宛﹞七八岁时,阿母教以书翰,辄了了。” ▶许杰《
- 文书 (文书,文书) 1.文字图籍。 ▶《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 ▶汉·王充《论衡•别通》:“萧何入秦,收拾文书。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2.书籍;文章。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
- 信札 书信,信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这本底稿在云岫是非常秘密的,内中都是代人家谋占田产,谋夺孀妇等种种信札,与及诬捏人家的呈子。”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以后印造,我想最好是不要和我商量,因为信札往来,需时间而于进行之速有碍。” ▶茅盾《三人行》:“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
- 书函 (书函,书函)文书的封套。亦指书信。 ▶《后汉书•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 ▶《旧唐书•魏徵传》:“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 ▶明·高启《送王推官赴谯阳》诗:“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清·曹寅《支俸银铸酒枪一枚寄二弟生辰》诗:“比闻饮噉君常健,聊伴书函使欲归。”
- 尺简 (尺简,尺简)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 ▶《尸子》卷上:“明王之道易行也……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 ▶南朝·梁徐勉《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 2.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新唐书•艺文志序》:“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
- 文牍 (文牍,文牍) 1.公文案牍。 ▶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之二:“而尚书诸曹,文牍繁重,穷日之力,书纸尾不暇,此皆苛察之过也。” ▶元·迺贤《赠张直言南归》诗:“文牍日冗繁,民力愈疲竭。” ▶清·唐甄《潜书•权实》:“令不行者,文牍牓谕,充实衢宇,民若罔闻,吏委如遗。” ▶沙汀《医生》:“面色白凈,鬍髭浓黑,外表活像一个办理文牍
- 函件 信件。 ▶郭希仁《从戎纪略》:“文牍函件,每日无虑五六十起。” ▶阿英《流离》:“得到一通紧急的函件,我们不得不在今天离开此地了。” ▶孙犁《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烧毁朋友的函件,是理所当然,情有可原,谁也不会以为非礼的。”
- 信件 邮递或带交的函件。多指书信。
- 简牍 (简牍,简牍)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艺文类聚》卷五八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王充于宅内门户垆柱,各置笔砚简牍,见事而作,着《论衡》八十五篇。”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唐·黄滔《魏侍中谏猎赋》:“文高而简牍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
- 竹简 (竹简,竹简) 1.古代用以书写、记事的竹片。 ▶《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晋·荀勗《<穆天子传>序》:“汲县民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也,皆竹简素丝编,以臣勗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宋人书帖犹用竹简》:“南宋初,士大夫书翰犹用竹简。”
- 书牍 (书牍,书牍)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 ▶《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有士人颇强记自负,饮酒世尟双。乃求朝士之有声价者,藉其书牍与先容。一旦持谒张,张得函启缄,喜曰:‘君果多闻耶,又能敌吾饮。’”明·胡应麟《诗薮•六朝》:“陈思书牍,欲以翰墨为勋绩。” ▶姚华《论文后
- 尺书 (尺书,尺书) 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 ▶《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 ▶李善注引刘向《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 2.指书信。 ▶
- 书信 (书信,书信)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 翰札 书札,翰牍。 ▶《晋书•何遵传》:“性既轻物,翰札简傲。”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李建中﹞善翰札,行笔尤工。”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翰札纡徐易直,真有德之言。”
- 函牍 (函牍,函牍)书信;信件。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至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 尺素 1.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文章。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唿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吕向注:“尺素,绢也。古人为书,多书于绢。” ▶《文选•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刘良注:“素,帛也。古人用以书也。” 2.泛指小幅纸张。 ▶宋·韩
尺牍意思:(尺牍,尺牍)
1.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
▶《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及寝病,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
▶李贤注:“《说文》云:‘牍,书版也。’盖长一尺,因取名焉。”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胡昭善史书,与钟繇、邯郸淳、卫顗、韦诞并有名,尺牍之迹,动见楷模。”
▶《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谁谓情可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