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近义词
- 大抵 1.大都,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 ▶《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书•杜周传》:“其治大抵放张汤。” ▶颜师古注:“大抵,大归也。” ▶元·陈栎《勤有堂随录》:“大抵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 ▶丁玲《奔》:“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些家乡的苦难……大抵都相差不远。”
- 大概 1.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 ▶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我书其大概焉。” ▶宋·叶适《代人上书》:“举其大概,惟在吊民。” ▶清·顾炎武《答叶嵋初》:“昨见《续志》简明可观,足徵政事文章大概。”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 2.表示不很
- 粗略 1.粗糙简陋。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唐主性节俭……服饰粗略。” 2.不精緻;不精确。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今岳《书仪》十已废其七八,其一二仅行于世者,皆苟简粗略,不如本书。” ▶孙中山《建国方略•实业计画》:“关于筑港及整治扬子江之工程数目,仅为粗略之预算,盖事势上自然如此也。” ▶周立波《
- 约莫 (约莫,约莫)亦作“约摸”。 大概;估计。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诗:“约莫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朱子语类》卷十八:“天下事无他,只是箇熟与不熟,若只一时恁地约摸得,都不与自家相干,久后皆忘却。” ▶明·韩纯玉《虞美人》词:“挑灯约莫黄昏过,犹自薰香坐。” ▶老舍《四世同堂》四一:“即使不到一号去送礼,他也要约摸着在他们快
- 大体 (大体,大体) 1.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未睹大体。”如:做事要顾大局,识大体。 2.大要;纲领。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操纲领,举大体。” 3.大致,大概。 ▶《史记•货殖列传》:“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
- 大约 (大约,大约) 1.大致,大体。 ▶汉·贾谊《新书•匈奴》:“若夫大变之应,大约以权决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吾少钟丧乱,马上取功名,不暇留心经籍。在藩邸时,见判官论说经义,虽不深达其旨,大约令人开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攻守心法》凡二册,若干卷,大约以戚南塘《纪效新书》为主,附以诸家之
- 大略 1.大概;大要。 ▶《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赵岐注:“略,要也。” ▶宋·苏轼《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然可道其大略。” ▶毛泽东《论持久战》八一:“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 2.远大的谋略。 ▶《
- 大要 1.要旨;概要。 ▶《尹文子•大道上》:“人君有术……大要在乎先正名分。” ▶《汉书•陈万年传》:“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宋·司马光《上殿谢官札子》:“臣窃以为方今国家之得失,生民之利病,大要不过择人、赏罚、丰财、练兵数事而已。” ▶清·周亮工《<南昌先生四部稿>序》:“虽诗文异辙,揆其大要,均之不出乎此也。” ▶鲁迅
大致意思:
1.大体上,基本上。
▶《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于信顺乎!”茅盾《林家铺子》五:“这一晚上,林家铺子里直忙到五更左右,方才大致就绪。”
2.大略的内容或情况。
▶宋·沈括《江州揽秀亭记》:“予不及落是亭之成,既序其大致,而复乱之以诗。”
3.大约,大概。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