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的近义词
- 大概 1.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 ▶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我书其大概焉。” ▶宋·叶适《代人上书》:“举其大概,惟在吊民。” ▶清·顾炎武《答叶嵋初》:“昨见《续志》简明可观,足徵政事文章大概。”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 2.表示不很
- 梗概 1.大概,概略。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复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注:“梗概犹粗略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东京之懿未罄,值余有犬马之疾,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薛综注:“言粗举大纲如此之言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礼乐》:“然雅乐之容,止得陈其
- 物情 1.物理人情,世情。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情不繫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唐·孟浩然《上张吏部》诗:“物情多贵远,贤俊岂遥今?”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华亭·王文恭公宽然长者,于物情多所未谙。” 2.物的情状。 ▶唐·刘威《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清·俞国
- 大致 1.大体上,基本上。 ▶《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于信顺乎!”茅盾《林家铺子》五:“这一晚上,林家铺子里直忙到五更左右,方才大致就绪。” 2.大略的内容或情况。 ▶宋·沈括《江州揽秀亭记》:“予不及落是亭之成,既序其大致,而复乱之以诗。” 3.大约,大概。
- 约莫 (约莫,约莫)亦作“约摸”。 大概;估计。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诗:“约莫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朱子语类》卷十八:“天下事无他,只是箇熟与不熟,若只一时恁地约摸得,都不与自家相干,久后皆忘却。” ▶明·韩纯玉《虞美人》词:“挑灯约莫黄昏过,犹自薰香坐。” ▶老舍《四世同堂》四一:“即使不到一号去送礼,他也要约摸着在他们快
- 大略 1.大概;大要。 ▶《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赵岐注:“略,要也。” ▶宋·苏轼《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然可道其大略。” ▶毛泽东《论持久战》八一:“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 2.远大的谋略。 ▶《
- 大要 1.要旨;概要。 ▶《尹文子•大道上》:“人君有术……大要在乎先正名分。” ▶《汉书•陈万年传》:“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宋·司马光《上殿谢官札子》:“臣窃以为方今国家之得失,生民之利病,大要不过择人、赏罚、丰财、练兵数事而已。” ▶清·周亮工《<南昌先生四部稿>序》:“虽诗文异辙,揆其大要,均之不出乎此也。” ▶鲁迅
- 概略 1.大致,大略。如:我已把这个计划概略地和他谈过了。 2.特指书的内容提要。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但中国倘未有译本,则须每种作一该书之概略,俾读者增加兴趣。”
- 物理 1.事理。 ▶《鹖冠子•王鈇》:“庞子曰:‘愿闻其人情物理。’” ▶《宋书•晋熙王刘昶传》:“晋熙太妃谢氏,沈刻无亲,物理罕见。” ▶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不幸所委之人,于人情物理,多不通晓,不足以仰副圣志。” ▶清·戴名世《兔儿山记》:“呜唿!此山在禁中,异时虽公卿莫能至,而今则游人羁客皆得以游览徘徊而无所忌,盖物理之
- 情理 1.人情与道理。 ▶《后汉书•张堪廉范传论》:“明帝之引廉范,加怒以发其志,就戮更延其宠,闻义能徙,诚君道所尚,然情理之枢,亦有开塞之感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以今忖古,益知延之之不通情理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如《金络索》、《梧桐树》是两曲,串为一曲,而名曰《金索挂梧桐》,以金索挂树,是情理所有之事也。”
大体意思:(大体,大体)
1.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未睹大体。”如:做事要顾大局,识大体。
2.大要;纲领。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操纲领,举大体。”
3.大致,大概。
▶《史记•货殖列传》:“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