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四十六翻译

卷四十六翻译

查看卷四十六全诗

  王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祖父王裕是宋朝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父亲王瓒之任金紫光禄大夫。王秀之很小时,王裕便喜爱他的仪表举止。最初任著作佐郎,又为太子舍人。父亲死,他在墓旁建了一间草房,住在裹面守丧,服丧期满后复职。吏部尚书褚渊见王秀之端正清纯,想与他结为婚姻之好,王秀之不肯答应,因此在两府外兵参军的职务上频繁调动。升调为太子洗马,司徒左西属,桂阳王司空从事中郎。王秀之知道桂压旺型住筵将会谋反,藉口有病不去就任。又出任为晋平太守。到郡任职整一年,王秀之就对人说:“这块地方土壤肥沃,所以我的俸禄时常充裕。既然我资财已足够,怎么可以久留此地以妨碍贤路?”于是上表请求让别人代替他,当时人称之为“王晋平怕富求归”。

  王秀之回京后任安成王骠骑谘议,转为中郎。又任查太祖的骠骑谘议。升明二年,调任左军长史、寻阳太守,随军府一道转任为镇西长史、南郡太守。府帅豫章王萧嶷既已封王,王秀之升任司马、河东太守,辞太守之职不肯接受,被加封为宁朔将军,改任黄门郎,尚未正式拜授,又调任逸章王骠骑长史。豫章王在荆州设立学校,以王秀之兼任儒林祭酒。调任为宁朔将军、南郡王司马。又任黄门郎,统领羽林监。又转调为长沙王中军长史。世祖即位后,王秀之为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出任义兴太守,迁侍中祭酒,又转任都官尚书。

  当初,王秀之的祖父王裕,性格忠贞正直。徐羡之、傅亮把持朝政时,王裕不与他们来往。及至辞官退隐吴兴,写给儿子王瓒之的信中说:“我想使你处于不与他人竞争的位置上。”王瓒之为官一直做到了五兵尚书,也从来没有去拜见过任何一位朝廷权贵。江湛对何偃说:“像王瓒之这样就是今日的朝廷隐士。”及至柳元景、颜师伯处在尚书令、尚书仆射这显贵重要的位置上时,王瓒之竟然不去问候他们。到了王秀之任尚书时,又不与尚书令王俭相交往。一家三代都不迎合权贵,深为当时人所称道。王秀之转调为侍中,统领射声校尉。

  王秀之又出任辅国将军、随王镇西长史、南郡内史。州西曹荀丕写信给王秀之要求结为知交,王秀之拒绝了,不肯答覆。荀丕又给他写信说:“我听说人应当处在《谦》遣一位置,这已经刊载在《周易》上了;傲气不可以助长,《礼经》上也有明白的条文。因此信陵君能招来夷门监侯蠃的义行,燕太子丹能获得荆轲的高节,都是因为他们能礼贤下士的缘故啊‘大丈夫处世,怎么可以独自寂寞地享受恩宠荣耀,白白地成为后世的一丘黄土呢?足下的事业受到曰月的润泽,声名高居于他官之上,若不建立超越世人的功绩,将与愚蠢的凡夫俗子有何睡别?我年轻时性格耿介,不与官宦来往,至今年老,饥寒交迫,不得不希望有嗟来之食。成人之美,是《春秋》所赞扬的,推举我这位单者的长处,也可以提醒您这位高者改正短处,所以期望有德者推举的风气,原本是为了互有裨益,确实不是庸碌之辈有求于平原君所能相比的。我舆阁下,同是四海的国士。兴盛与衰败的相互更替,原本就是天道运行的常规。名位的高低,命运的通达与阻塞,这怎么是个人的品德行为所能决定得了的第五的称号,既然没有被骠骑将军所轻视,那么西曹的名声,又怎么值得长史您藉故推托呢?阁下的答覆久久不见到来,对于您遣种不合常典的举动,怎么能用来对待国士?如果是遵照礼仪行事,礼仪上没有不答覆这一条。仅仅以书信相往来,这怎么会触犯您的逆鳞呢?君子待人,应当以人品德的好坏为准则而不应该衹看其地位的高下,蔺相如在渑池会上没有被压服,毛遂在楚国郢都不肯受屈辱,赴敌临难,我一定会超过这两位先生的。不知足下的尊贵和威势,能比得上秦、楚两王吗?我以德性为宝,足下以地位为宝,各人都认为自己的宝贝才是真正的宝贝,对之采取恭敬的态度,这也是很正常的。常听说古人绝交,不会发泄恶语丑话,我说这是鄙夫之见。我拿不出什么来送给你,所以献上这篇贫困者的赠言。”荀丕是颖川人。豫章王萧嶷任荆州刺史时,荀丕进献谏书要他减少些奢侈华丽的行为,豫章王用宽容的态度答谢他。尚书令王俭执掌朝政,荀丕又上书给王俭说:“足下建立了高出世代的美名,却没有表现出高出世代的行迹来,将来在齐国历史上会怎么记载呢?”至此,南郡纲纪启奏随王萧子隆请求处罚荀丕,荀丕上书自我申辩。

  王秀之不久被征聘为侍中,兼领游击将军。未正式拜授,仍然任辅国将军、吴兴太守。王秀之常说,衹要官至司徒左长史,就可以满足了。吴兴郡是退隐的好地方,王秀之也愿意做隐士。他到吴兴郡任职后,修整旧山,将行李箱笼都移放到那儿。隆昌元年,死于吴兴任上。时年五十三岁。谧号筒子。

  王秀之同宗人王僧佑,是太尉王俭的堂兄。两人同一曾祖父。王僧佑的父亲王远任光禄勋。宋朝时,有人说:“王远好像屏风一样,能委曲地随从流俗,可以遮挡风雨。”而王僧佑却心高气傲不合群,王俭常去问候他,王僧佑都推托不肯相见。齐世祖好几次阅兵,王僧枯献上《讲武赋》,王俭想借来看看,王僧佑就是不给。竟陵王萧子良听说王僧佑很会弹琴,便从座位上取出琴来请他弹,他不肯从命。永明末年,王僧佑任太子中舍人,值班时刚好患病,代替值班的人还没有到来,王僧枯就抛下不管私自出去,逭事被主管官员奏报了皇上,于是处以用钱物赎过。最后官至黄门郎。当时卫军掾孔逭也是刚直不屈,他着有《三吴决录》,没有流传下来。

  王慈字伯宝,琅邪临沂人,是司空王僧虔的儿子。他八岁时,外祖父宋朝太宰江夏王刘义恭把他接到内室,要送给他实物,任凭他爱取什么就取什么,王慈拿了素琴和石砚,刘义恭很赞许他。王慈小时候与堂弟王俭一起练字读书。官拜秘书郎,太子舍人,安成王抚军主簿,转官为记室。又升为秘书丞,司徒左西属,右长史,试用为新安太守,又任黄门郎,太子中庶子,领射声校尉,安成王冠军,豫章王司空长史,司徒左长史,兼侍中。又出任为辅国将军、豫章内史,由于为父守丧而离职。又起用为建武将军、吴郡太守。升为宁朔将军,人司马长史,又重新拜授为侍中,领步兵校尉。

  王慈认为朝堂上设置避讳的牌匾,不是古代原有的制度,于是上奏说:“帝王之仁德,充满于天地;君主之光辉,与日月相连续。以至于在典籍中不必写出名姓,衹需记载其年号、庙号和谧号,也就很清楚明白。所以魏臣据此提出建议,晋帝依照经籍颁下了避讳的诏书。但在朝堂上悬挂牌匾,高高显露出需要避讳的文字,这种做法并不是古代就有的,实在是从中世才开始的,这就徒然失去了供人敬仰的情理,违背了与天地庄严配合的意义。如果需要表彰赞颂重臣元勋,或是推崇他们的卓越功绩,或是宣扬他们的姓氏。所以卫大夫孔悝见铭,说这是标榜舅氏卫基公;霍光被画上越毖迩,题称却是霍压。何况处在独一无二的贵重地位上的皇帝,列尊名也衹到仁为止;表示谦和也衹到敬为止。从前束平王去世,汉章帝每巡幸到其宫中就会下泪;新野人彪死了,和熹见了像他的人就会流涕。感怀旧物,尚且如此深切,何况看见其美好的形迹,怎能不悲悯凄恻?现在禁避的不仅是帝王的名字,而且延续到很多大臣。如果让皇上一年四季都看到这些,岂不是更增重了皇上内心的愁思?我认为将它空悬在厅堂上,对于要人们舍己尽忠、不计得失并没有什么益处;如果在朝廷上直接陈述这些字,对于要人们勤勉慎戒也没有什么损害。我想,陛下要保全万国,使百姓都成为圣贤,就应当删除前朝有害的规矩,开发大齐孝悌的准则。”诏命交给外廷详细讨论。博士李损说:“根据《周礼》的规定,凡是有新的法令,一定要摇响木铃以提醒百姓注意,然后回来将它在王宫中宪之。注释说‘宪,就是公开悬挂它,。”太常丞王僩之说:“极尊贵的名字,应当是天下人共同避讳。眼睛可以看见,但口不能说。口不能说,则无人知晓,无人知晓,则触犯的人一定很多。”仪曹郎任吻说:“李扩是用明文为证据,王僩之是从情理上推论表示赞同。直接颁布避讳的法令,开始于汉代,及至晋朝,历代没有差别。现在避讳的名单,兼明意义训诂,讳‘邦,字为‘国’字,确实在以前就有事例可以证明。名字避讳的重要,是表示情感敬仰到了极点,所以要悬挂在朝堂之上,因为这是官吏们聚集的地方,这将会使得大家从早到晚都能看见。那么应该禁避的地方,显然容易做到。这是恭敬奉事的深意之所在,怎么能按照常情或典籍而将它废除呢?认为称霍氏是尊称,这违背了当时的情理和事实。处在下位的人才能直呼其名,所以不直接称名就是对他敬重;居在上位的人一定要讳称其名,所以颁布避讳的名字就是表示尊敬。从心理上来说这样做就不会有不安的感觉。从事实上讲这种习惯由来已久,我认为应当遵守它,而不必改变它。”王慈的建议没有施行。

  王慈患有脚疾,世祖敕王晏说:“王慈任侍中不久,既然有点小毛病,不能朝拜,又不能骑马,任凭他乘车跟随在仪仗队的后面。”这种特例是晋室束迁以来所少有的。王慈由于有病担任闲职,又转官为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王慈的妻子是刘秉的女儿。王慈的儿子王观,娶了尚世祖的长女吴县公主为妻。按照妇礼。姑未瓰主婚后去拜见公婆时,婆母没有和她交谈。江夏王萧缝任南徐州刺史,他的妃子是王慈的女儿,所以便用王慈作冠军将军、束海太守,增加俸禄到中二千石,代理南徐州事务。回京后王慈任冠军将军、庐医王中军长史,未正式拜授,永明九年便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

  谢超宗曾经对王慈说:“你的书法何时能赶上虔公?”王慈说:“我赶不上虔公,就像鸡赶不上凤凰一样。”当时人认为这是很有名的回答。王慈死后被追封为太常,谧号盏迂。

  蔡约字景揭,济阳考城人。祖父蔡廓足宋朝祠部尚书。父亲蔡兴宗是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蔡约年轻时娶宋武帝女儿安吉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秘书郎,但没有正式拜授。又任宋顺帝车骑骠骑行参军,通直郎,不肯就任。转调为齐太祖司空东合祭酒,太尉主簿。齐朝建立后,蔡约为世子中舍人,跟随世子进入柬宫。调任鄱阳王友,竞陵王镇北征北谘议,领记室,中书郎,司徒右长史,黄门郎,领本州中正。出任新安太守,又任黄门郎,领射声校尉,通直常侍,领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领屯骑校尉。永明八年八月朔日,蔡约脱掉武冠,解下佩剑,在省台睡觉,到五更时还没有起来,被主管官员所奏劾,判处用钱赎过。皇太孙萧昭业登基,蔡约又照旧领屯骑校尉。

  出任宜都王冠军长史、淮南太守,代理南豫州事务。齐世祖对蔡约说:“现在用你作很近的藩镇的主要辅佐官,想必你一定能符合我的期望。”蔡约说:“南豫州非常靠近京师,我不去治理它,它自然会很安宁。它已经处在皇上光辉的照耀之下,我算什么人,哪裹再需要我这烛光不熄去照亮它呢.”当时,各藩王行事往往受到副职的节制,而蔡约在任时,主官与副官之间关系融洽。

  蔡约升任司徒左长史。高宗苍鸾为录尚书事辅理朝政时,百官都脱掉鞋子到他的席位上去拜见他,衹有蔡约穿着鞋子不改常态。郁林王对江柘说:“蔡氏原本是礼仪之家,所以随他高兴,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江柘说:“大将军有礼待客人的风范,今天又表现出来了。”高宗建武元年,蔡约升任侍中。第二年,又调任西阳王抚军长史,加封冠军将军,又降为庐陵王右军长史,冠军将军照旧。转任都官尚书,升属邵陵王师,加封给事中,辽夏王车骑长史,加封征虏将军,都没有正式拜授。墓垫喜欢饮酒,生性平淡,不与世人相交往。又调任太子詹事。永元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追赠为太常。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祖父陆万载任侍中。父亲陆子真,宋元嘉年间任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秋当深受皇上宠信,他家住在海陵,请假回乡安葬父亲,陆子真不与他交往。秋当要求派民夫修桥,陆子真又以妨碍农耕为理由不肯答应。彭城王刘义康知道后非常赞赏他。他在临海太守任上,因患眼病辞官归家,后又任中散大夫,去世。

  陆慧晓清正耿直,有节操,不随便交朋友。会稽太守、同郡人张畅见陆慧晓时他还是幼童,张畅便特别赞许他。张绪称赞陆慧晓说:“真是江束的裴缜、乐广啊!”他最初接受州郡的征召,被推举为秀才,任卫尉史,又历任各府行参军。因母亲年老,陆慧晓便辞官回家奉养,十多年没有出去作官。齐太祖辅佐宋朝朝政时,陆慧晓官拜尚书殿中郎。邻居及同族人都来祝贺,陆慧晓举起一杯酒说:“陆慧晓已年过三十,因妻父掌管选拔人才的事务,才得作为尚书郎,你们这些人认为这值得庆贺吗?”

  当时,齐太祖上表请求禁止奢侈之风,陆慧晓替宋顺帝草拟答韶,受到太祖的赏识,被荐举为太傅束合祭酒。齐建元初年,又改任太子洗马。武陵王萧晕镇守会稽,皇上替他精心挑选下属官员,以陆慧晓为征虏功曹,舆郡府参军沛国人刘璀一同跟随武陵王就职。走到吴县,刘键对别人说:“我听说张融的宅第与陆慧晓家并排在一起,中间隔条小溪流,这水一定有特别的风味。”于是前去,舀了一杯水喝下。

  庐江人何点将陆慧晓推荐给豫章王萧嶷,补任司空掾,豫章王对他很是恩宠檀待。又调任为长沙王镇军谘议参军。安陆侯萧缅任吴郡太守,又特别礼待陆慧晓,慧晓请求补任萧缅郡府的谘议参军。又调任始兴王前将军安西谘议,领冠军录事参军,转为司徒从事中郎,又升任右长史。当时陈郡人谢肋任左长史,司徒公竟陵王萧子良对王融说:“我府上有二位上等的辅佐官,查考前代,有谁能与我相比?”王融说:“两位贤才同时作一人的辅佐官,这是没有先例的。”萧子良在西邸聚集学士抄录典籍,命陆慧晓也参与管理这件事。

  不久,陆慧晓调任为西阳王征虏将军、巴陵王后军将军以及临汝公辅国将军等三府长史,代理府州事务。又任西阳王左军长史,领会稽郡丞,代理郡事。隆昌元年,调任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代理郢州事务。陆慧晓连续辅助五工理政,处事立身都很廉洁正直。凡同僚及下属官员前来拜访,他都要急忙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长史地位贵重,不必过分谦虚地降低自己的身份。”陆慧晓回答说:“我生性厌恶别人无礼,自己就更不能不以礼待人。”他从来不称士大夫为卿,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陆慧晓说:“尊贵的人不可称卿,衹有卑贱者才能称卿。人生在世,怎能够在心中预先设立待人的轻重标准呢!”所以他一辈子都是称呼别人的职位。

  建武初年,陆慧晓拜授西中郎长史,行郢州事、江夏内史等职务照旧。不久徼召为黄门郎,没有正式拜授,改任吏部郎。尚书令王晏选拔了很多门生充任内外要职,陆慧晓衹录用了几人,因此王晏很是怨恨他。王晏送给陆慧晓一位女妓,想与他交好,但陆慧晓没有接受。吏曹都令史任职以来,一直参与商讨铨选官吏的事,而陆慧晓却总是自己一个人作出决定,从来没有和他商量过。高宗派亲信单景俊前去责问此事,陆慧晓对单景俊说:“我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再也不能去询问都令史我这个吏部郎做得怎么样。如果皇上认为我不称职,我就马上辞职回去。”因此高宗也很怕他。后来想用他作侍中,因为他身体矮小,才取消了这一念头。陆慧晓出任辅国将军、晋安王镇北司马、征北长史、束海太守,代理府州事务。又回京任五兵尚书,代理扬州事务。崔惠景事件平息后,陆慧晓兼领右军将军、监南徐州。不多久,升任持节、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到任不久,便因病回京,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为太常。

  陆慧晓同郡人顾宪之,字士思,是宋朝镇军将军颜塑之的孙子。性格特别清廉正直。永明六年,顾宪之任随王束中郎长史、代行会稽郡郡守事。当时西陵戍将杜元懿上奏说:“吴兴、会稽两郡,没有一年不是五谷丰登的。今年的商旅来往,比往常多一倍。西陵所征收的牛埭税,按照官府的规定是每天三千五百钱,依元懿亲眼所见,实际上能够多收取一倍,一增一减就是两倍,粗略计算一下,每年可以增收一百万。浦阳亩韭违以及挝擅等四处埭堰,请求都让我去统领代管,这样一年便可以额外增收四百多万。西医戍先前检查税收,并没有妨碍正常的防卫事务,其余三处埭堰,我自会举荐心腹人去管理。”齐世祖敕命下达会稽郡:“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应当派人去访察后立即报告。”顾意之奏议说:考察刚开始设置牛埭的本意,并不是要强迫他们按运输费的多少来交税。原是因为江卜风涛迅猛险急,人力拉船很不方便,往往造成船只搁浅沉没,所以才用牛拉船,以拯救急难便利百姓。这样于公于私都乐意,所以运输者交纳赋税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京师的航船渡口,就是实例。但后来的监管者,不了解这事的根本,都想求取自己的功劳,所以便节外生枝。有的禁止在别处渡江,有的空船过江也要收税,有的普遍提高一倍的船价,有的对服务周到的人也进行责罚,诸如此类,并没有经过那些在埭堰用牛拉船的人的同意,就上报施行,所报超出官府标准的十条规定,都被我们给停止施行了。所以从前那些争吵控告的事,总算暂时平息了。据审察吴兴郡多年歉收,今年更加饥荒。去年,那些昱兴渡口的百姓看似丰裕些,这实在是由于饥饿逼迫太急所造成的。有人收取货物出外换些粮食,回来救济亲友;有人带领全家老弱,依靠出卖劳力糊口。但是管理牛埭的官吏索取的税,依旧按照官府的规定不肯减少。旧的税收标准的减少,这件事还没有议定公布,反而额倍收取,将以怎样的办法去收取?皇上慈爱,体恤百姓的苦情,开仓赈济,减免租税,但杜元懿却幸灾乐祸,求取专利,更加重了百姓的困苦。做人没有仁爱之心,是古今都非常憎恨的。况且,每见那些增加收税标准而设置的集市,前后相连,不但新增加的税额无法收取,就连原有的税额还会欠缺。我恐怕杜元懿今天的奏启,有些不同寻常。如果税收结果与他所说的不相符合,由于惧怕招来谴责,便千方百计掠夺侵害百姓,从而引起商人们的公愤。杜元懿生陆苛刻,这在以往的行事中已表现得很明显,若再任命他去管理征收牛埭税,就好比以狼去带领羊,他想推举的心腹亲信,也不过是戴帽的老虎而已。书上说:“与其有横征暴敛的臣子,还不如有偷盗公物的臣子。”这裹是说偷盗公物的损害还稍微小一些,而暴敛百姓的害处更大。当今天运和美光明,草木深受恩泽,正如圣旨所指示的,额税是不合适的。但掌管税收的官职,应当选拔廉洁公正的人担任,廉洁就不会对公家进行盗窃,公正则对百姓不会伤害。我又认为,所谓便宜行事,意思是说办事要便利于公家,适合于民情。我看那些老是说要便宜行事的人,并不能在民力之外,真正地斟酌事务所宜去处理。他们办事,当时就不符合民情,将来也不会便利于公家。名与实相反.违背了治政的常规。诸如此类,确实应该深深地省察。

  山阴一县,每户规定征收税赋二万,但县内财产不满三千的百姓,几乎占全县人口的一半,即使紧一点算,也还有三分之一以上。凡是有资财者,都是现任或退职的官宦人家,而贫困至极的都是露宿在外的服役之人。按照规定,他们要将自己收入的三成五成交给官府,而且各行各业都要缴纳租税,这还是通常的情况。至于受到主管部门的查核,不断索求,横加扣押捆绑的人,也有不少。一人被抓捕,跟着便有十人被抓捕;一种事端刚刚萌发,千种事端便都兴起。蚕桑之事遭到毁坏,农业也荒废了人人都以正常的劳动为贱而以借债为贵,既要交纳官府,又要赡养家小,终日忙碌也不能满足这些需要,想要他们不去做非法的事,这可能吗?百姓死都不怕,还怕刑罚?他们连自身都不爱惜,哪裹会顾及妻小。因此先前的违法之事还没有制止住,后面的欺诈之徒又产生了,法律的罗网虽然严峻,仍然不能够使他们悔改。据我探求,百姓中之所以有很多虚伪巧诈之人,实在是由于宋朝末年战事频繁地兴起,兵役徭役赋税众多而沉重,百姓难以承受,因此便依靠巧诈想求取丰厚的收入,经常这样干便成了习惯,于是就迷失了本性不知回返。四海是那么大,百姓是那么众多,各人的心思错杂不齐,终究难以澄清划一。对于他们,应当逐渐地感化,而不能急迫地责罚。要诚心存有不侵扰百姓的念头,愿意接纳品行有毛病污点的人,增强其尊开朗的信心,处理一定要审慎宽大,那么民风便会稍微归于淳朴。此外,有些档案材料,由于年月太久远,事实已经不很清楚,上面的旨意要求严格审查,经办者又不敢糊涂轻信。于是县裹便将材料送交郡,郡又送报到访察大臣手中。案件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奏闻者漫不经心,而审查的人看了确实感到震惊。更兼有些人家,其亲属邻里有人在外逃亡,颠沛流离,虽然时间流转,已过去好多年,但事情还没有最后了结。这些人家的士人妇女,便更是不得安心。对于他们,若不检查,就会怀疑他们有欺骗行为;想去检查,会使他们更加提心吊胆,惶恐不安。我认为这一条,应当委托给县裹去检查担保,材料中祇列举纲要,省略掉那些繁杂的纲目,即使有所疏漏,也漏不到哪裹去,不会有大问题。这样,那些犯有重罪的人,或许可以蒙受皇上的再造之恩,重获新生了。

  又丞垒、谴壁遭受唐寓之贼寇的骚扰,府库民家的财物丧失殆尽,又比别处更加困苦,倘若遭遇水旱灾害,则不可想像会发生什么事情。俗谚说:“会稽人敲锣打鼓送来救济物,吴兴县官吏亲自在走廊迎接。”会稽旧称富饶之乡,今天尚且衰落到如此地步;吴兴本来就是贫瘠之地,那现在的困苦更是可想而知了。因循旧有的规章制度会留下很多弊病,所以确实应当进行改革。我仅仅是依照杜元懿启奏的事情,大胆地陈述一管之见。

  齐世祖听从采纳了顾宪之的全部意见。自此以后,齐世祖认为他很正直,很多事都委派他去处理。顾宪之仍然代行南豫、南蛮两州事务。他处治公务,从来不看签典、咨事的脸色行事,一切都遵守法制规章。后又历任黄门郎,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年间,顾宪之任豫章内史。

  萧惠基,南兰陵郡兰陵县人。祖父萧源之是宋朝前将军。父亲萧思话是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萧惠基很小时便以外戚身份拜见过江夏王刘义恭,刘义恭赞赏他的谨慎,所以将女儿许配给他。初任著作佐郎,又历任征北行参军,尚书水部,左民郎。出任湘束内史,拜授为奉车都尉,抚军车骑主簿。

  宋明帝泰始初年,萧惠基的兄长益州刺史萧惠开拒不受命,明帝派遣萧惠基出使到蜀地,宣布圣旨以示慰劳。萧惠开投降,但益州土人反叛,引来氐族兵包围了州城。萧惠基到城外宣示朝廷的威势、恩赏,于是氐人邵虎、郝天赐等人斩杀了氐军首领马兴怀投降朝廷。回京后萧惠基任太子中舍人。萧惠基先后出使过西部千余部落,朝廷想全都论功行赏,萧惠基便把功劳簿给毁掉,不想用它去争取些什么。有人间他这是什么意思,萧惠基说:“我如果据此去评定功劳,今后就会在外奔忙不止,遣哪裹是我原本的志向呢?”

  又出任武陵内史,中书黄门郎。萧惠基善于隶书及下围棋,齐太祖萧道成与他交情很好,对他很是中意,早就器重他。与桂阳王之战时,由于萧惠基的姐姐是桂阳王刘休范的妃子,所以齐太祖对萧惠基说:“你家桂阳又在作反贼。”齐太祖驻军新亭垒,以萧惠基作军副。当时,萧惠基的弟弟萧惠朗亲自替刘休范攻城作战,萧惠基在城内一点也不避嫌疑。后出任豫章太守。回京任吏部郎,升为吏部尚书兼侍中。袁粲、刘秉起兵的那天晚上,齐太祖因为刘秉是萧惠基的妹夫,当时又正在侍中省值班,所以派遣王敬则去察看他的意向,见萧惠基毫无动静,并没有与刘秉互通信息,由此对他更加恩宠信任。讨伐沈攸之时,加萧惠基辅国将军衔,调他屯驻新亭。事情平息后,解除了萧惠基的将军称号,让他兼领长水校尉。后因母丧辞去官职。

  齐太祖即皇帝位,任命萧惠基为征虏将军,卫尉。萧惠基就任不久,便多次上表要求解除职务,获得允许。服完母丧,又任征虏将军、束阳太守,增俸为中二千石。他先后历任四郡太守,家中都没有什么积蓄。回京任都官尚书,又转调执掌吏部。永明三年,以久病调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尚书令王俭在朝中声望贵重,为人所宗仰,萧惠基与他同在台合,若非公事便从来不私下拜访他。

  永明五年,萧惠基升任太常,加给事中。白宋朝大明以来,声乐艺伎所推崇的,多是像郑、卫之音一样淫靡的通俗音乐,很少有人喜爱雅乐正声。萧惠基懂得音律,特别喜爱魏世三祖曹操、曹丕、曹植所作的歌曲及《相和歌》,每次演奏,都感到赏心悦耳,不能自制。当时会下棋的人,琅邪人王抗高居第一品位,吴郡人褚思基、会稽人夏赤松并列第二品位。夏壶拴思路敏捷,善于走大模样;褚思庄思路迟缓,但善于力战。宋文帝时代,羊玄保任会稽太守,文帝派褚思庄东进会稽与羊玄保下棋玩,并制作了对局谱,回京后在文帝前复局。齐太祖让褚思庄与王抗以棋赌斗,二人从吃午饭时一直下到天黑,一局棋才下完。太祖看得很疲倦,让他们回到台省去继续下,直到五更天方决出胜负。王抗就睡在棋局后面。而褚思庄一直到天亮也没有睡。当时有人说:“褚思庄围棋的品位之所以达到那么高,是因为他思考得太久,没有人能和他相抗衡。”王抗、褚思庄官位都达到给事中。永明年间,敕命王抗评论围棋局谱,竞陵王萧子良让萧惠基掌管这件事。

  当初,萧思话先在曲阿建造住宅,有闲适旷达的情趣。萧惠基常对亲人说:“等你们都婚配嫁娶完了,我应该回到老家的旧宅去住。”立志归真返朴,所以朝廷称他为善士。第二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萧惠基的弟弟萧惠休,永明四年任广州刺史。罢官时,倾尽资财奉献给朝廷。齐武帝敕命中书舍入茹法亮说:“你可以去问问萧惠休。我先派你去宣布敕命,答应他不要将私人的幸禄也补足奉献。现在倒特别觉得他的檀敬的情感比前人更加深厚。你问问他,不应该侵犯私人利益吧?我想部分地接受他的献奉。”永明十一年,从辅国将军、南海太守任上,调为徐州刺史。郁林王即位,晋封他冠军将军称号。明帝建武二年,北魏围攻钟离,萧惠休率军拒守。北魏派使者仲长文真对城裹说:“我皇正修明礼乐制度,为什么全城要抗拒王命?”参军羊伦回答说:“硷狁气焰非常嚣张,我因此要紧急抵抗。”北魏军攻城,萧惠休奋力抵挡,打败了他们。萧惠休调任侍中,领步兵校尉,封为建安县子,食邑五百户。东昏侯永元元年,又降为吴兴太守,后又征聘为尚书右仆射。吴兴郡项羽神原本残暴严峻,世人说:“萧惠休事奉项羽神很小心,所以才能高升。”永元二年,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萧惠休之弟萧惠朗,善于骑马,伙同桂阳贼反叛,太祖赦免了他,又依次使用他。永明九年,萧惠朗任西阳王征虏长史,代行南兖州事务。典签何益孙贪污脏款达百万,被判死罪。萧惠朗受到牵连,坐罪免除官职。

  史臣曰:谦让推辞宰辅高位,当廷折服公卿大臣,这是自古以来称道的直道而行的风范遣存,仰慕这种风范并没有过错。假如根底浅孤地位高危,仍然坚持严厉的态度不肯略微屈服,那么即使其主张能施行于世,但其本身便可能永远被废黜。所以很多人便借路行走以求容身,用谦逊的言辞自我贬损。但名流依凭世代的祖业为根基,就不必借路从旁边通过。衹需跃马扬鞭,勇往直前,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王秀之持守三世家风,对权贵宰辅不肯折节屈服,真是美好啊!

  赞曰:王秀之身处朝邦,能清心止己。王慈出身世门大族,以荣耀家门为美。蔡约能保持祖先的礼仪风范,上进时懂得及时止步。陆慧晓有清正坚贞的节操,这是一位君子。萧惠基柔顺平和,是当时共推的良善之士。

推荐古诗: 塞上曲(大汉无中策)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京兆府新栽莲,时为周至尉趋府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牡丹重过圣女祠秦中寄远上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