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五十九部分翻译

卷五十九部分翻译

查看卷五十九全诗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人。五代祖裴苞,晋朝任秦州刺史。祖裴邕,从河东迁居襄阳。父顺宗、兄叔宝仕官萧道成,都有名位。

  裴叔业少有气度才干,颇以将略自许。出仕萧赜,历任右军将军、东中郎将谘议参军。萧鸾见到叔业便大为惊奇,对他说:“卿有如此有志之相,何怕不大富贵。应该不断努力。”萧鸾任职豫州,引荐他为司马,带领陈留太守。萧鸾入朝辅政,裴叔业经常埋伏壮士数百人于建业。等到萧鸾废除昭文帝,叔业率众前去支援。萧鸾自立为帝,任命裴叔业为给事黄门侍郎,封为武昌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高祖南巡,车驾停驻钟离。萧鸾拜叔业为持节、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率水军进到淮河边。离魏王军马十里,魏高祖令尚书郎中裴聿前去与他交谈。裴叔业盛饰左右衣服玩好对裴聿夸口说:“我在南方富贵正如你现在所看到的,哪像你在那边这种简陋的样子呢。”裴聿说:“伯父仪服的确很华美,但是惟恨不能白日出游耳。”迁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屯军寿阳。

  萧鸾死,子宝卷自立,迁任裴叔业本将军、南兖州刺史。逢陈显达围攻建业,裴叔业派司马李元护率军支援萧宝卷,其实是响应陈显达。显达军败还归。裴叔业以内难未止,不愿任职南兖州,因其离建业近,受制于人。宝卷宠幸的人茹法珍、王..之等怀疑他有异心,去去来来的人都说裴叔业是北方的人。叔业兄子裴植、裴..、裴粲等,弃母逃奔寿阳。茹法珍等以其既在疆场,情急之下就会招引魏兵,无法控制他,准备拘禁起他,告诉宝卷派中书舍人裴长穆慰犒诱引他,叔业收下了东西但没钻进圈套。

  叔业虽说得到了调停,但仍忧惧不已,派亲近的人马文范到萧宝卷的雍州刺史萧衍那里寻求自安自保的计策说:“天下之事,大势可知,恐怕现今没有自立之理。雍州如能牢牢把住襄阳,辄当戮力自保;如不然,回面向魏,也可作河南公。”萧衍派文范报说:“群小用事,能维持多久。多派人相代,力量不允许;少派人,则又于事不足。想来想去,一无所成。你只有送家属到京城以安慰他们,自然没有祸患。如若他们意外相逼,我就统领马步兵二万直出横江,断他们后路,则天下事就可一举而定了。你若想向北,魏廷必定派人取代你,把你处置在黄河北面某地,河南公哪里还能得到?像这样则南归的希望就断绝了。”裴叔业犹豫不决,派信使到豫州刺史薛真度那里去,询访入魏国可否事宜。薛真度写信作答,大讲魏朝风化惟新之美,知卿不是没有投诚之心,只是自己不能早下断决罢了。但是怕临时情急之下,就不会那么从容不迫了。

  裴叔业迟迟下不了反叛的决心,薛真度也派使者再做他的工作。叔业于是派儿子裴芬之及兄女丈夫韦伯昕奉表附朝廷。景明元年(500)正月,世宗下诏说:“裴叔业明敏秀发,归魏英款早悟,驰表送诚,忠心高节,振扬往古,应加以褒扬,以彰扬先知先觉的人。可任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豫、雍、兖、徐、司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给叔业玺书说:“前后使者往返,有敕书,想必卿已明朕心一二。萧宝卷昏狂,日滋月甚,淫虐遍及宰辅,横暴乃加贵戚,淫刑既逞,朝无孑遗,国有瓦解之形,家无自安之计。卿你兼具智勇,深有祸兆,翻然反叛,高举义旗,去除这种危机祸乱。朕日想夜念,深深称赞你的功勋。前番即敕豫州沿边诸镇兵马,前往赴援。杨大眼、奚康生铁骑五千,急驱上路;彭城王元勰、尚书令王肃精兵十万,络绎继发。准备长驱淮海,电击衡山、巫山。卿可同心戮力,里应大举。殊功茂绩,所凭卿为,高名厚禄,舍你取谁?朕并有敕给州中佐吏以及南方人士,只要谁有微功片绩,朕必定加以褒赏。”

  军队没来得及渡过淮河,裴叔业病逝,享年六十三岁。李元护、席法友等推举裴叔业兄长的儿子裴植监理州事。魏廷赠给他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官爵仍旧。谥称忠武公,赐给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套、钱三十万、绢一千匹、布五百匹、蜡三百斤。

  夏侯道迁,谯国人。少年即有志操。年十七,父母为他娶妻韦氏,道迁说:“我欲怀救四方之志,不愿娶媳妇。”家人都说这是戏言。等到结婚那天,到处寻找却不知他在哪里。后来查访询问,有人说他逃入益州。道迁仕官萧鸾,因军功渐迁至前军将军、辅国将军。跟随裴叔业到寿春,叔业派道迁任南谯郡太守。两家虽成姻亲,但是亲情并不密切,于是夏侯道迁单骑归顺朝廷。朝廷拜授他为骁骑将军,随王肃到了寿春,肃派他据守合肥。王肃逝世,道迁弃城南叛。

  此时恰逢萧衍任命庄丘黑为征虏将军、梁秦二州刺史,镇守南郑,庄丘黑请道迁为长史,领治汉中郡。逢庄丘黑死,萧衍以王镇国为刺史,还没到任而道迁阴图归顺朝廷。这以前,仇池镇将杨灵珍率兵反叛,战败后奔投江南。萧衍任灵珍为征虏将军,假武都王,帮助戍守汉中,有部下六百多人,道迁忌惮他。萧衍当时又派其左右吴公之等十余人出使南郑。道迁于是假装会见使者,请杨灵珍父子前来,灵珍心存疑虑不来。道迁于是杀使者五人,驰军打击杨灵珍,斩其父子,并送五人头颅到京城。

  江悦之等人推荐道迁为持节、冠军将军、梁、秦二州刺史。道迁上表说:“臣听说把握如神时机,趋利如风响才能获大利,为臣虽说不上英武,但也不敢忘时机利害。伏惟陛下泽被区宇,德济苍生,四海同忻,万物咸赖。臣适才剪除蚁贼,匹马归魏,自斯搏击,尽竭丹诚。但是在寿阳时,横遭韦缵诽谤。是非曲直,杨集朗、王秉全都知道。为臣实在愚陋短见,无法自安,便逃窜江吴,苟偷声息。萧衍梁州刺史庄丘黑与臣早年有旧,申荐臣为长史。适值黑卒于任上,天时夙愿,机会在此。又遇武兴私署侍郎郑洛生来此,为臣即披露归顺诚心,与他共商机要,报武兴王杨绍先并其中叔杨集起等,请他们派兵作为援应。随即派左天长由寒山路驰启,又逢通直散骑常侍集朗还至武兴。臣听说他来了,知事必成。集朗果然派郑右留来到为臣这里,秘密参与大举。适逢萧衍使者吴公之到,知臣怀归魏诚心,将归大化之意,便与府司马严思、臧恭,典签吴宗肃、王胜等加上杨灵珍父子秘密勾结,约期拘臣。为臣幸好发现了,才尽数戮杀思、恭等人。臣随即派郑猥驰马传告集朗,急求援军。而武兴军未到这段时间里,萧衍白马戍主尹天宝不识天命,执迷不悟,乃率部下驱赶掠夺民丁,竟敢无法无天。为臣即派军主江悦之率军主席灵坦、庞树等领义勇及时扑杀。而庞树锐气难制,违抗悦之节度,率军冒进,遭受挫折,天宝因此直到南郑,重围州城。梁、秦百姓,都说形势危急,以义逼臣,劝臣为刺史,必须借助此威,镇慑内外。为臣赤诚奉国,如取济事,则弃小迹,只有姑且权宜,假当州位。重派皇甫选由斜谷道禀告此事。为臣即亲率士兵,交锋苦战四日三夜。武兴之军,乘虚随后。天宝凶徒,夜晚奔散,进既摧破敌军,回军却失巢穴,臣便潜自收拾军马,依山傍险,冲入白马城。集朗与两个弟弟披甲挥戈,率领部众,敌人登城即杀。戍内户口,放还为民。这里由于皇威远振,罪人授首,所以凶狡的敌人应时被扑灭,公私称快,不仅是梁秦人众竭其勇力,实在还有集朗赴接之功。臣前已派军主杜法先还洵阳,招集徒党,撮聚乡民;今晋寿土豪王僧承、王文粲等人回到西关,共同参与大义之举。当今庸、蜀虚弱,楚、邓悬危,开拓九区,扫清六合,形要之利,在于此时,进取之略,愿陛下迅速决断。臣以愚陋,猥当推举,事定之后,便即束身驰归天阙。但是事情草创,犹有参差。萧衍魏兴太守范繤、安康太守范泌与前巴西太守姜修,屯聚川东,尚须整顿武备,奉遣讨袭,具于别启。集朗兄弟都商议留臣权且不动,必须在扑灭繤等之后,才可上路。诚恳希望皇帝圣慈,特垂鉴照。谨遣兼长史臣张天亮奉表上路。”

  帝诏曰:“得表,闻之。将军早识机运,已投诚款,而中间遇到猜忌,致有反复,但又翻然风返,建此殊功,忠贯古烈,义动远近。汉、郑既开,势必剪除庸、蜀,统一大略,从此开始。擒凶扫恶,何等痛快。想来余党尽平,西南太平,谋算北方,当有勤劳之功。卿所请军宜,朕略敕一二。”又赐予道迁玺书说:“得表,辞备诚款节志之怀。卿忠义早挺,委心已久。中有事因,以致波折。朕知你能乘机豹变,翻然改图,统率同志,万里投顺,远举汉中,为开蜀之始。卿洪规茂略,深可嘉赞。今授卿持节、散骑常侍、平南将军、豫州刺史、丰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与你同举义旗诸人,朕寻有别授。王师数道竞发,络绎电迈,朕派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征梁汉诸军事、镇西将军、尚书邢峦,指授节度你。卿可大建殊功,以称朕意。”道迁上表受平南、常侍职,而辞豫州、丰县侯,授引裴叔业公爵为例。世宗不同意。

  道迁从南郑来京城朝拜,世宗在太极东堂引见他,道迁免冠赤脚说:“臣往日归诚,誓尽心力,超蒙荣奖,万死不能报其一。但前番在寿春,遭受韦缵陷害,申述控诉没有地方,以致又变。从那以来,臣希望酬报过去蒙受的知遇之恩。为臣勋微,受恩优厚,实在有愧心颜。”魏世宗说:“卿建为山之功,一筐之污,何足谢罪。”道迁以赏报为微,徘徊不拜。帝下诏书说:“道迁到京城既久,未曾册封,可令吏部速速拜职。”道迁拜官那天,帝诏给一百五十人供其驱使。不久又改封濮阳县开国侯,邑户与前一样。一年多后,频频上表请解州职,世宗同意了。除任南兖州大中正,不上任。

  夏侯道迁虽然学识并不渊博,而历览经史,熟谙尺牍,书札往返,很有条理。喜好谈话宴乐,务求口福,京师美味,家中全都备有。他在京城西面,水边地上,大起园池,种植蔬菜果树,招引秀彦端雅之士,经常前去游乐,妓妾有十多人,他经常自娱自乐。国家给他的俸禄每年有三千多匹,道迁全都拿来供己喝酒,从不营置家产。经常诵读孔融诗:“‘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其余的不是我的事情。”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的举动。

  出任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华州刺史,转任安东将军、瀛州刺史,常侍职仍旧。道迁为政清正严厉,善于禁止盗贼。熙平年间,病逝,享年六十九岁。朝廷赠他抚军将军、雍州刺史,赠给他帛五百匹,谥称明侯。

  当初,夏侯道迁觉得拔汉中归诚魏廷,本是王颖兴的计策,要求把自己的封邑抽出五百户封给他,世宗不同意。灵太后临朝,道迁重新请求分封。太后十分惊奇,商议想以三百户封给颖兴,正好此时道迁死了,这事就搁置下来。夏侯道迁不娶正妻,只有庶子几人。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八世祖李胤,晋朝司徒、广陆侯。李胤子李顺、李..及孙子李沉、李志,都是很有名的官员。李沉孙子李根,任慕容宝政权的中监。李根儿子李后智等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几代没有名位,三齐豪门大多轻视他。

  李元护在朝廷平定齐地之后,随着父亲李怀庆南奔。李元护身长八尺,美须髯,少小即有武力。在萧道成那里做官,历官马头太守、后军将军、龙骧将军。虽然他以将才出名,但他也很读了些文史书籍,熟悉简札书牍。高祖到钟离,李元护当时在城中,替萧鸾徐州刺史萧惠休出使到军中,高祖见到他很高兴。后来任裴叔业司马,带汝阴太守。裴叔业归顺朝廷,元护参与谋划。等到裴叔业生病,内外阻变,李元护率领上下将士,等待援军。寿春克破平定,李元护很有功劳。

  景明初年(500),朝廷任命李元护为辅国将军、齐州刺史、广饶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就在他归朝的道路上委任了他。他这一年归顺朝廷。不久因州民柳世明图谋不轨,李元护驰马还归历城,到即擒杀,但诛戮范围稍嫌其大,有些无辜的人也被杀了。又逢州内饥荒,百姓困弊,他志存恻隐,上表请求救济,免民赋役。州内又多有部下,经常侵扰百姓,城乡居民深以为苦,所以他不能成为良刺史。景明三年(502)夏天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病前一个多月,京城无缘无故传其凶讯。又城外送客亭柱上,有人写下“李齐州死”。在客亭饯别的人见到了就把这擦掉了,后来又是这样。

  李元护妾妓有十多个人,他沉湎女色,放纵无度。情欲既甚,肌骨消削,三尺长的胡须,突然间就掉得一干二净。死后,朝廷赠他为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李元护治齐州时,常拜旧墓,巡省故宅,赏赐村中老人,大家无不欢心于色。等到快死时,对左右说:“我曾以方伯仪从到青州,士女注目相望。现在如丧过东阳,不可不好设仪卫,哭泣尽哀,让观看的人改容观看。”家人遵从他的训诫。

  席法友,安定人氏。祖父投奔南方政权。法友任职萧鸾,以臂力建立功勋、渐渐升官至安丰、新蔡两郡太守,建安戍主。萧宝卷派胡景略代他的职。法友于是留在寿春,与裴叔业同谋归顺朝廷。景明初年,拜授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苞信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开始,裴叔业死后,法友与裴植矢志完成叔业素志,淮南平定,法友立下了功勋。不久转任冠军将军、华州刺史,未拜,改授并州刺史。一年多后人代其职,法友还朝。萧衍派将杨公则侵犯扬州,朝廷假法友为征虏将军以讨伐他。法友军队未到,杨公则便闻风败逃。后来,朝廷假法友为前将军、持节,为别将出淮南,想解朐山之围。法友开始渡淮而朐山便败没,于是他被停职十年。席法友恬静自处,不逐势利。世宗末年,以本将军除任济州刺史。法友在那以廉洁和睦著称。后又徙封乘氏。肃宗初年,朝廷拜他为光禄大夫。熙平二年(517)去世。赠平西将军、秦州刺史,赠帛三百匹,谥曰襄侯。

  江悦之,字彦和,济阳考城人。七世祖江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勒之乱时,渡江南迁。祖兴之、父范之,都被刘裕所杀。

  江悦之少孤。任官刘骏,历官诸王参军。爱好兵书,有将略,善待人士,有部下数百人。萧道成初年,任江悦之为荆州征西府中兵参军,领台军主。迁任屯骑校尉,转任后军将军。部下渐多,有一千多人。萧赜派他戍守汉中,升迁为辅国将军。萧衍初年,刘季运据蜀州反叛,江悦之率领部下及梁、秦军马讨伐灭除了叛乱,因功进号冠军将军。武兴氐人攻破白马戍,进图南郑,江悦之率军迎战,大破氐人,收复白马戍。

  萧衍秦、梁二州刺史庄丘黑死、夏侯道迁与江悦之以及庞树、军主李忻荣、张元亮、士孙天兴等人,谋划以梁州归朝廷。杀了萧衍使者以及杨灵珍、萧衍华阳太守尹天宝后率部进军州城。江悦之与庞树、李忻荣统军出战,被天宝打败,于是围困南郑。鏖战四天,众心危殆沮丧,都怀离贰之心。江悦之把家财全部赏给士兵,身冒箭刃,昼夜督战。恰逢武兴援军到来,天宝败逃。道迁能够全功归诚,江悦之实在出了大力。正始二年(505)夏天,和夏侯道迁一起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朝廷赠他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追封安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谥曰庄。江悦之有两个儿子江文遥、江文远。

  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过继给叔父李略。李略任萧衍宁州刺史,大显威名。王足讨伐蜀地,萧衍命李略在涪州抵抗王足,许任官益州。等到王足退还之后,萧衍却改授其任。李略大怒,准备图谋不轨,萧衍派人害死了他。李苗年十五,心生报仇雪恨之心,延昌年间归顺朝廷。仍陈述图谋蜀地之计。于是,大将军高肇西伐,帝诏假李苗为龙骧将军、向导统军。军队进至晋寿,世宗逝世,班师回朝。后以投诚人员惯例,除授员外散骑侍郎,加襄威将军。

  李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于是上书说:“过去晋室数有乱生,华戎鼎沸,三燕两秦,咆哮中原,四海分崩,五方颓裂。皇魏承历,自北而南,诛灭奸雄,定鼎河洛,惟独荆、扬,尚阻声教。而今令皇德广被于江汉,威风远振于吴楚,国富兵强,家家丰足,皇魏以九分居八之形,有兼弱攻昧之势,却欲安逸,既遗患子孙,又违背高祖的本来意图,这不是为社稷前途深谋远虑所应当的。实在应该考虑东西戍防轻重缓急,计量疆场险易安危之理,探测南人攻守窥觎之情,筹算卒乘器械征讨装备,然后去我所短,避敌所长,弃其至难,攻其甚易,夺其险要,割其膏土,数年之内,荆州、扬州即可并归我魏。如若舍舟船,就平原,敛后疏前,这正是江、淮士兵之所短;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驱逐,这不是中国之所长。他们不敢入平原而争衡,正如我们不能越巨川而趋利一样。如双方都去其短,各方都恃其长,则东南政权未见可灭之机,而淮、沔正有相持之势。况且满仄相转、阴阳恒理;盛衰递袭,五德常运。现在以我至强攻彼至弱,必有吞并之理;如以至弱御敌至强,哪有全济之术?所以明王圣主,都欲及时立功,以营万世之业。离高而就下,百川以此常流;取易而避难,兵家以之常胜。现在巴、蜀孤悬,离建业辽远,偏兵独守,逆流十千,牧守无良,专行劫夺,官职由纳财而选,狱讼以货贿而成,士民思慕教化,十室就有九家,百姓伸颈北望,日夜盼望王师。如命一褊将抚民伐罪,风尘不接,可传檄文而定此境。皇魏派将据守白帝城,据上流之险,遵循士治之迹,荡尽建业之余敌,然后息武修文,制礼作乐,天下百姓便大福将至,岂不是隆盛之事吗?”当时肃宗年幼,没有远略大志,终不能接纳他的意见。

  正光末年(524~525),二秦反叛,侵及京城郊区。当时太平已久,百姓已不习惯作战。李苗以陇兵强悍,而群贼却无多少资粮,于是上书说:“臣听说食少兵精,有利于速战速决;粮多兵众,事宜持久。而今陇州敌贼猖狂,却无多少积蓄,虽然据有两城,他们却无德行礼义。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势在于疾攻,日有降纳,迟缓则人情离散,坐受灭亡之果。夫飚至风起,叛逆者便铤而走险,以求万一之功;我们若高垒深沟,王师便有全数制敌之策。但因天下和平已久,人不知战,奔利争先恐后,而逃难则不复相顾,将无法令,兵没训练。用骄将统惰兵,不考虑长久之计,务以奇术获胜,这便必有莫敖轻敌之志,恐无充国持重之规。如今陇东失守,..军败散,而二秦渐强,京郊危弱,国家右臂,由此废了。而今必须勒示大将,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战。另命偏师精兵数千人,出麦积崖以袭敌后,则..水岐山之下,群妖必定自散。”于是帝诏李苗为统军,与别将淳于诞俱出梁、益,隶属行台魏子建。子建以李苗为郎中,仍领军,李苗深深被其赏识。

  孝昌年间,李苗还朝,被除授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不久兼尚书右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伐汾州、绛州敌贼,平定了。回来后除授司徒司马,转太府少卿,加授龙骧将军。

  当时萧衍巴西百姓何难尉等豪姓,相继请求朝廷征讨巴蜀,帝诏李苗为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西南道慰劳大使。还没出发,正逢尔朱荣被杀,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拥尔朱荣部下屯据河桥,还逼京都。孝庄帝亲临大夏门,召集群臣博议。百官忧怕,计无所出。李苗独独奋衣而起说:“现在小贼如此唐突无礼,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日。为臣虽说不上英武,但有尽节之意。臣请求率一旅人马,为陛下切断河、梁。”城阳王元徽、中尉高道穆赞成他的计策。庄帝以之为壮,同意他这样做。李苗于是招募人马从马渚上游以舟师夜下黄河,在离桥数里的地方便放火船,船顺水下,顷刻就到桥边。敌人在南岸看见火船直冲而来,争先恐后争桥过河,不一会桥被烧断,淹死的人很多。李苗身率士卒百余人停泊在浅滩边等待南援。既而官军不至,敌人涉水过河,与李苗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士兵死尽,李苗因渡而死,时年四十六岁。孝庄帝听说李苗死了,哀伤了很久,说:“苗若不死,当应更立奇功。”赠使持节,都督梁、益、巴、东梁四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赠帛五百匹,粟五百担。谥称忠烈侯。

  李苗少有节操,立志功名。每次读《蜀书》,见魏延请求出击长安,诸葛不许,常叹息说诸葛亮无奇妙计策。到看《周瑜传》,未曾不嗟叹赞许,为之绝倒。太保、城阳王元徽、临淮王元..都很看重他,二王很是不和,李苗每每劝说。等到元徽大红大紫,猜忌元..更厉害了。李苗对人说:“城阳蜂目先见,豺声现在更转厉害了。”李苗懂音乐,好文咏,尺牍文章的敏捷程度,当世罕比。死的那天,朝野人士无不十分悲痛,以之为壮。等庄帝幽崩,尔朱世隆进入洛阳,有人主张追夺李苗赠封,禀请尔朱世隆。世隆说:“我那时讨论,过一两天便要大纵兵士焚烧京城,任其掠抢。全赖李苗京师才得以保全。天下的善行都是一致的。不应追夺赠封。”

推荐古诗: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夜雨(早蛩啼复歇)不第后赋菊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西施咏念奴娇(萧条庭院)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推荐诗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山无陵,江水为竭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