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个人的魅力通常不在他的外貌,而在他的气质。外貌不太好的人,如果气质卓越,那么在别人心目中,气质就会为他加分,外貌的作用反而不那么明显。外貌美丽的人,如果气质还特别突出,那么他就是众人眼中的焦点。气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没有一蹴而就的,只有一点一点积累,显示出来的气质才能有质的变化。
在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位旷世奇才。
年轻时,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壮年时,他安定南中,北伐曹魏。在和强大敌军交战中,他用兵如神,战绩显赫。
然而,天妒英才,他壮志未酬的人生定格在54岁那年,死于军中,至死都未能兴复汉室,留下无尽遗憾。
他就是留名青史的蜀汉丞相,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回顾他短暂的一生,让人感概万千:
人生匆匆,在疾病面前,即使是自比管仲乐毅、叱诧风云的诸葛武侯,也变得不堪一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挥发个人潜能,将所有智慧和能力运用到极致。
健康,是灵魂的支柱和根基。拥有健康,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输掉了全世界。
正所谓,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健康,是最好的风水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琅琊一户殷实的人家,他的父亲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
诸葛亮自幼天资聪颖,有过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
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很早就相继去世。16岁那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不久,叔父也病逝,他便隐居于襄阳附近的小山村,隆中。
隆中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适合修身养性。苏东坡有诗云:“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汝颖多奇士,山东出大汉。
《三国志》中记载,成年的诸葛亮身材魁梧,容貌俊朗。
在隆中十年里,诸葛亮白天耕作,夜间读书,闲暇会友。日子虽然清贫,但作息健康而规律,这是他一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期。
诸葛亮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还广泛涉猎战国时的各家典籍。
求知若渴的他,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结识襄阳的庞德公和他的儿子庞统,智交“诸葛四友。
诸葛亮经常和这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们聚在一起评论时事,研究兵法,增长学识。
正是岁风华正茂的年纪,精力旺盛的诸葛亮,不仅磨练心性,饱读诗书,还广结好友,志存高远。
在隆中的优美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下,他成为一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军事谋略家,为日后的卧龙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这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
人生如弓,松弛有度有力量,刚柔并济显智慧。
如果没有这段躬耕山林的潜心学习经历,也就没有后来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隆中的这段时光,让他从一位青涩的少年日渐蜕变为成熟的智者。
此时的诸葛亮,身心健康,英姿勃发,智勇双全,人生可谓春风得意。
透支生命,真的会死
27岁那年,是诸葛亮人生的分水岭。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接受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挚邀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依依不舍地离开生活了十年的隆中,从此告别淡泊宁静的乡村生活。
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不曾清闲一日。
《后出师表》中提到,他曾“五日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行军路上,条件恶劣,风餐露宿,心力交瘁,让诸葛亮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作为一国丞相,夙兴夜寐是诸葛亮的工作常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位十足的工作狂,工作量完胜“996”。
同时,诸葛亮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时刻不忘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成了诸葛亮毕生的信仰。可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诸葛亮看似气定神闲,实则身心俱疲。
他的身体,也不断发出警示信号。
有一次,他听说勇将张苞去世时,不禁悲从中来,口吐鲜血。他因此得病卧床不起,到了不能理事的程度。
得力干将关兴病亡时,诸葛亮当即放声大哭,昏倒半天才苏醒过来。
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没将这些病症放在心上,依然殚精竭虑地奋战沙场。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不能表现出来,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
身心长期处于焦灼状态,让诸葛亮的大脑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以致于在很多重大决策上出现失误,比如,“马谡失街亭”事件。
第一次北伐期间,街亭是军事要地,诸葛亮派马谡镇守。马谡自认精通兵法,在战场上不听劝阻,试图将部队驻扎在山头,居高临下。不料司马懿前来攻打时,将马谡困在山上,放火烧山,令马谡军队失守街亭。
同时,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的习惯,让他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北伐中原,一直困难重重,客观原因是蜀汉缺乏与魏国抗争的实力。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缺少可用的人才,所以只能事必躬亲,导致健康每况愈下,整个战局趋于颓势。
在五丈原一战中,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不便,打不起消耗战。病痛缠身的诸葛亮心急如焚,他使出各种招数逼司马懿开战,但对方并没有愤怒出战,反而打听起诸葛亮的饮食起居。
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每天只能吃一点米之后,他欣喜断定诸葛亮寿命将尽。
果然,两军相持数月后,诸葛亮就病死军中,留下未竟的兴汉梦。蜀军士气锐减,节节败退。
培根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失去了健康,就算拥有无与伦比的才华,人又如何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伟业呢?
人的身体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只有当每个配件都运行自如时,人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像诸葛亮在隆中的岁月,一切顺风顺水。
可在北伐期间,他的身体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加上饮食和睡眠不佳,诱发疾病,诸事不顺。早衰早逝,也在情理之中。
谁敢拿健康做赌注,结局一定输得很惨。
因为,透支生命,真的会死人。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蒙田说:“健康是珍贵的东西。说实在的唯有健康才值得大家不但用时间,汗水,劳苦,财产并且还用生命去追求。
没有健康,生命对我们是艰苦的,不公正的。没有健康,欢乐、智慧、学识和美德都会黯然无光,不见影踪。”
其实,诸葛亮的身体素质本身并不差。他自幼就身材健壮,尤其在隆中坚持劳逸结合,身心健康,充满活力。
但在后来的人生中,他不重视健康状况,导致疾病缠身,也让建功立业的愿景化为泡影。
反观诸葛亮的对手,比他还年长2岁的司马懿,一生都特别注重健康。
除了经常锻炼身体外,司马懿还跟华佗潜心学习五禽戏。
五禽戏,是华佗创立的非常有名的健身功法。他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对强身健体大有裨益。
司马懿不仅坚持运动,也很注意饮食。常年征战沙场的他,会随身带着一位大厨,保证营养供给,三餐规律。
有一次,司马昭心急如焚地前来跟父亲报告前方战事。可他仍然淡定地喝着鱼汤,然后才开始想对策。
司马昭说,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还有心思喝鱼汤。司马懿却表示,就算天塌了,饭也是要吃的。
有人说,司马懿成功的秘诀,就是长寿。
深以为然。
司马懿熬过了曹操三代人,才得以掌握魏国。熬过了诸葛亮,轻易灭掉蜀汉,成为三国时代的人生赢家。
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健康,活得久就是胜利。
在人生的这场马拉松中,身体健康决定未来和结局。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无论人品还是军事才能,他都秒杀司马懿,但最后却输在健康上。
诸葛亮高风亮节,鞠躬尽瘁,这正是为世人乐道的优良美德。可正是凡事亲历亲为,让他积劳成疾,抱病终老。
掩卷沉思,总忍不住想:如果时光能倒流,诸葛亮能适当放手,让自己有时间养精蓄锐,多活十年八载,蜀国甚至三国的命运是否就会改写呢?
可是,历史没有重来,一切雄心壮志在诸葛亮倒下的那一瞬间,灰飞烟灭。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
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
虽是玩笑话,但人生在世,唯有不疾不徐,不拿健康做赌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人生下半场,健康就是最大的本钱。
相关感悟:
智者常低头(深度好文)、
你什么脾气,孩子就是什么命、
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得分寸感、
送给辛苦的自己,听哭了!、
余生,记恩也记仇、
心宽一尺,命厚一丈、
人,越孤独,越高贵、
男人值不值得嫁,看这一点就知道、
不要急着原谅伤害过你的人、
不惧未来,做更好的自己
标签:人生下半场健康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