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潍坊,位于山东半岛,是一个工业生产较发达的 新型工业城市,也是风筝的发源地,享有“风筝都"的美称。我 为自己是一个“风筝都”人而感到自豪。
风筝,也叫纸鸢,纸鹞,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风筝城的 人祖祖辈辈都有放风筝的习惯。当春风还没吹尽残冬余寒时, 早放的风筝已经悄悄飞上了蓝天,有八卦、燕子、蜻蜓等,牵放 它们的只不过是一些老人、小孩儿,清明时节,风和日丽,家家 户户踏靑登场,竞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碧空,如同繁星般 把天空点缀得色彩斑斓。
那翩翩起舞的“蜻蜓”在空中飞得又平又稳,两对翅膀有节奏地上下扇动。有式样新颖的串式风筝小燕子,小巧别致, 形象逼真,几只小燕像是在互相追逐、嬉戏。还有栩栩如生的 “仙鹤童子”,风趣幽默的“济公和尚”。但最引人注曰的是那威 风凜凜的“哪吒”,左手执“降妖圈”,右手握银枪,足蹬“风火 轮”,风驰电掣般的,令人望而生畏。
辽阔的天空像蓝蓝的海面,风筝似一只只小舟在浪波中 摇曳。于是,风筝城的春*更浓了。清朝诗人郑钣桥在《怀潍县》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生动地描写了凊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
随着风筝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在风筝城制作风筝的 艺人已有一千多人,年产量迖到一千万只。其中,有大批风筝销往国外。继1984年4月第一届国际风筝会后每年举办一次 风筝盛会。在这基础上,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了潍坊, —座拥八千多平方米的大型风筝博物馆耸立在白浪河畔, 是收藏、研究、展览风筝的场所。这里陈列着大小不一、形态各 异的风筝,有长达三百五十米的巨型龙头娱蚣,张牙舞爪,栩 栩如生。小有能装人火柴盒的微型蝴蝶。制作风筝的材料有 纸、绢、尼龙绸、塑料等。式祥有软翅、茼式、板式、长串式等,各 式各样。
银线连四海,风筝结友谊。潍坊风筝漂洋过海,驰名中外, 成为促进国际文化、经济、科学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美 好使者,风筝把潍坊人民和世界人民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我爱家乡的风筝,更爱“风筝都”—潍坊!
相关作文:
妈妈你是我的百科全书、
阳台上的小鸟、
飘飘洒洒的雪、
关心200字、
生活中的启示、
学跳桑巴、
参观上海航海博物馆、
我真后怕、
热闹非凡的亲子运动会、
拔牙记
标签:家乡风筝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