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有人说“春”便是那一缕沁骨梅香,有人说“春”是岭头弥漫心底的盎然春意,可是若不曾看过烂漫春光,如何能从那梅香中体味到“春”的精魂?若不曾拈起庭前那一枝梅花,又怎么能从繁乱春景中感悟“春”的真谛?
在我看来,“踏破岭头云”是“寻春”,“笑拈梅花嗅”是“感春”,只有寻得了春的繁华盛景,再来感春的柔腻清新,方能真正的“知春”,体味到“春”所代表的那种足以充溢人身心的精彩。
人生的那条路,又何尝不是那场“寻春”的旅途?
那是一路无际无涯的繁花胜锦,天边流岚,云卷云舒,流光烁金,静影沉璧,目之所及全是无尽的美好,错过一点儿也没关系,这世界本就是一幅看不尽的缤纷画卷。
错过了枝头欲滴的红杏,还有压低海棠的一树梨花胜雪;错过了关山清朗明月,还有随霜散落满地的悠悠笛声。人生路上,满满的是前人的生命绽放出的百般春色,寻也寻不尽、看也看不完的。
可是真的“寻”过了,“看”过了,就足够了吗?
其实,再多再好的风景,看得多了,也不过是渐欲的纷繁乱花迷了人眼,并不是看过前人生命的春景,就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春天。
寻春,更要“感春”,让流浪的春景在自己心里找个归处。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那诗句也不过是对前人智慧的套用,没有自己的灵魂。或许熟读唐诗三百首能造就一个附庸风雅的才子,可又如何造得出李白?
只会读前人诗的书生,心中纵有了华章丽藻,又如何承得下属于自己的那一轮汉唐明月?
走得太远了,远到只顾采撷满路的春光,而忘了回到原点,回到那朴素纯净的自我,去细看那春光,去体味那春光,去搛一缕最沁润肺腑的春光,让它在心底生长,成为属于自己的春日的芬芳。张大千描摹莫高窟的壁画,他所感知的不过是那一星名叫“自由写意”的点亮他所有泼墨山水的火种;王维走访了山川大河,他所感知的不过是那一抹可以让他悠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终南山色。看上去或许他们获得的太少了,可是已经足够了,寻再多的春色也只是装裱。弱水三千,一瓢足饮。他们所寻找到的,所感受到的那一点属于他们自己的“春”的魂魄已经足以如一场火花,让他们的整个生命为之燃烧、为之绽放了。
别人的春景再缤纷,终归不是你的,你的春天只是那一点最能感染你的春色,是那一抹归宿于你心灵的春的芬芳。
春景在反复,你在这世间反反复复要寻找的,不过是那一株懂你的、你懂的花树。
看遍了春景还找不到自己的春天吗?俯视那一支早被你遗忘在记忆深处的梅花吧,那是在别人的春色之外你自己的生命里最诗意的魂魄。
你的春天,你的追求与梦想,你看过你记得的那些纯净芬芳,都会在那缕梅香浸润你心的时刻,慢慢地盛放。
春归何处,绝非寂寞无寻路。何处寻春?
看遍春景,春归心底,所需不过那一支梅花。
相关作文: 春天来了、看牙医、我的感想、快乐过元旦、观赏桔、今天我擦黑板、童话表演、玩海洋世界、我的幸福生活、西瓜的自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