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我最初对陶渊明老先生一直保持半无感半讨厌的态度。
一开始,他像是一个纸片人,活在初中教材《桃花源记》的作者介绍中,活在自著的《五柳先生传》中,偶尔也在《咏荆轲》和《归园田居》中刷下存在感。他的生平经历性格特征被老师们狠狠咀嚼过,也被学生们狠狠吐槽过。“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是他率真的体现,“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孤高的品格,“性本爱丘山” 是他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代言。几乎所有的史实和名人评价都是正面的,可对于同他志趣相反的人来说,他的行为不免显得有些奇奇怪怪。他为什么要选择放弃自己的仕途过贫苦的农家生活呢?
比起陶老先生,现代人不仅现实而且冷酷。毕业后工作要高薪的,相亲结婚要有房有车的,投靠公司要有实力有背景的。为了更大的权力,满足更大的物欲,不少人都会选择从政当官。其实从古至今,哪里的官场都有不清白的。兴许陶渊明是处女座吧,一句“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表明陶老实在忍不了种种黑暗,就辞官了,不做了。如果我是他,我定不会选择这样做的,何其不明智不现实!想象一下他此后的处境,饥寒交迫,家徒四壁,惨淡异常,哪有继续做官过得滋润呢?是偏执?是懦弱?亦或是他自述的“性本爱丘山”?
他是懦弱的吧?官场再黑暗也可以独善其身嘛。他可以选择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做名清官不理污秽,也可以选择学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舍生取义将反腐进行到底。可他陶渊明两者都摒弃了,弃官还乡不说还“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不有点像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遇见困难就落荒而逃了吗?
可是,若真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又哪能做到他那个份上去呢?无论是“飞来”的大火,还是贫困的煎熬,无论是饥饿的折磨还是儿女的拖累,都没能让他放弃“丘山”,甚至贫病交加他都毫不犹豫地对官场中人馈赠的粱肉说“不”!这一切都在昭示着他的勇敢和坚韧啊!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一首歌——《勇敢的心》:“这不是一种幻想,也不是一种痴狂,这就是我坚信的,灿烂生命的摸样”,“ 在布满力量的大地带着痛狂奔,凭着一颗永不哭泣勇敢的心”。人各有志,也许“退隐守拙”就是陶渊明心之所向,不管外人看法如何,不管未来是否坎坷,他都毅然决然地去做了。视仕宦之途为“樊笼”,抛弃“尘杂”,返归自然,如今谁还有这样一颗“勇敢的心”呢?
相关作文: 勇敢面对错误、我家的小花猫、学摄影、鬼脸PK、一次经历、危险的马路、一次失败的实验、电脑争夺战、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文明出行开心你我